关键词:
混合原油
流变性
热处理
降凝剂
磨损
腐蚀
摘要:
由于陕北地区各地方原油物性和流变性均有差异,且陕北地区四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导致原油管道输送中摩擦阻力增大,管道内腐蚀、内磨损严重,不安全、不节能、不经济事件频发,因此,对陕北地区原油物性和流变性进行长期实验研究非常必要。选取陕北延安地区的吴起、永宁、西区、下寺湾四个油区混合原油为对象,采取实验法、比较法、筛选法对四个油区混合原油组成、物性、热处理、加降凝剂及其改性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原油属于轻质含蜡原油,其热处理效果明显,当加热温度在45~60℃范围内时,凝点最高为22~24℃;当热处理温度在65~80℃时,混合原油的凝点最低可至13℃,降幅可达11℃。通过实验筛选,混合原油添加GY3型降凝剂运行效果比添加其他类型的降凝剂效果好,最佳添加浓度为50 mg/kg,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5℃,混合原油的凝点由24℃降到9℃,反常点由27℃降到18℃,低温下黏度也有大幅度降低;混合原油最低允许重复加热温度≥55℃。实验结果揭示了陕北地区混合原油物性、流变性、热处理、加降凝剂等变化规律,给含蜡混合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制定了新工艺技术方案,对吴起至延炼原油管道安全、平稳、经济运行及今后再建复杂管网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