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胫骨假体后倾角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不同后倾角对假体磨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10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胫骨假体后倾角度将患者分为A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3°)、B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3°),主要比较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次要比较术后胫骨假体应力、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伸度、膝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屈膝角度0、30、60°时,B组术后胫骨假体应力明显小于A组(P<0.001)。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B组较A组显著更低(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 w、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增高,膝关节屈伸度显著增大,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 w、1个月、3个月,B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A组,膝关节屈伸度显著大于A组,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胫骨假体后倾角≥3°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胫骨假体承受的应力更小,可减少假体磨损,有利于提高疗效,更加有效控制膝关节炎症反应、膝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疼痛度,提升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