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磨损
变质层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摘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作为人工关节的主要衬垫材料,材料磨损及磨屑形成是影响其植入寿命的关键问题。本文中通过表征UHMWPE表面磨损区域微观形貌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分析磨损区域变质层的演化规律与力学特性。在摩擦磨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压痕试验和划痕试验发现,随摩擦速度和压力增加,磨损区表面硬度增加,且沿滑动方向的划痕阻力减小。借助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即随摩擦速度增加,磨损区域表层材料的结晶度增加,即聚乙烯分子链会形成长程有序的分布状态。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金刚石压头在UHMWPE表面压痕和划痕的分子过程,分子模拟结果显示压痕深度和划痕阻力也随UHMWPE结晶度增加而降低。当UHMWPE表面结晶度较高时,聚乙烯分子更容易在金刚石压头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相反,结晶度较低时,彼此缠结聚乙烯分子链不利于其塑性流动,导致沿摩擦方向的划痕阻力增加。因此,磨损后的UHMWPE表面形成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差别于基体的磨损变质层。随摩擦工况加剧或时间延长,磨损变质层内的或者与基体相连的聚乙烯分子链发生断裂,将造成UHMWPE表面疲劳断裂或形成剥层磨损。本研究UHMWPE磨损区变质层的演化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对于评价人工关节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