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儿童
细胞遗传学分析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首次治疗反应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初发B-ALL患儿资料,获得患儿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等数据。按照儿童ALL诊疗规范(2018版),进行基因分型和首次诱导化疗后临床危险度分层及化疗方案制订。分析B-ALL患儿不同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9例患儿中位年龄3.0岁(四分位数间距:3.2岁),男性32例(65.3%),女性17例(34.7%),男女比1.88∶1。治疗前基因突变35例(71.4%),无突变14例(28.6%)。基因突变35例中,E2A-PBX15例(10.2%),其中伴费城染色体(Ph)样1例;IKZF1缺失8例(16.3%),其中伴Ph样4例,伴Ph阳性1例,伴MLL重排1例;MLL重排3例(6.1%);单独Ph样12例(24.5%);TEL-AML16例(12.2%),其中伴Ph样2例;单独Ph阳性1例(2.0%)。临床危险度分层高危7例(14.3%),中危28例(57.1%),低危14例(28.6%)。诱导化疗前基因突变患者临床危险度高、中危患者比例[20.0%(7/35)比0.0%(0/14)、62.9%(22/35)比42.9%(6/14)]及诱导化疗第33天基因突变情况发生改变患者比例[42.9%(15/35)比0.0%(0/14)]均高于治疗前基因未突变患者(均P<0.01),诱导化疗前是否基因突变与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激素敏感性、诱导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骨髓微小残留病(MRD)、诱导化疗第33天MRD均不相关(均P>0.05)。患儿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r=0.392,P=0.005)、中性粒细胞计数(r=0.453,P=0.001)、淋巴细胞计数(r=0.418,P=0.001)、单核细胞计数(r=0.359,P=0.017)、血尿酸水平(r=0.378,P=0.007)、治疗前(r=0.316,P=0.027)和诱导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r=0.399,P=0.005)及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r=0.408,P=0.028)以及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MRD≥0.0001患儿比例(χ^(2)=15.42,P<0.001)、治疗前基因突变患儿比例(χ^(2)=9.10,P=0.005)均相关。结论B-ALL患儿初发时血液中高水平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幼稚淋巴细胞、血尿酸以及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第33天幼稚淋巴细胞、化疗第33天MRD、基因型与治疗反应不佳可能相关。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基因突变情况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B-ALL患儿治疗反应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