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
形态测量学
面部测量
颅骨
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
鼻整形术
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
目的1.目前还没有针对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的测序研究,故本研究拟采用全外显子技术对3对表型不一致的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同卵双胞胎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以期找到突变的基因位点,分析可能的致病机制。并分析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的畸形表皮与正常表皮的mRNA、LncRNA表达谱之间的差异,再根据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筛选出相关的致病基因。*** No.0面裂鼻畸形涉及颅面骨骼及软组织的发育不全,尽管其形态特征多由于软组织发育异常引起,但是了解该畸形群体的颅骨发育,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发育特点。应用客观的三维CT重建技术进行颅骨测量,探索其冠状面、矢状面、角度变化等方面的发生发展,了解各个解剖位置在空间结构位置的变化关系。3.目前对于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没有统一的最佳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只有有限的病例报道。因此回顾性分析我们中心的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病例,提出我们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效果。4.客观地分析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手术前后的面部测量情况,比较患者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并希望通过此项测量能够表明,我们的手术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方法1.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对3对表型不同的同卵双胞胎及父母的DNA样品进行筛选,找出可疑的突变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并对5个鼻再造2期的患者收集皮肤样本,进行LncRNA和mRNA测序分析。实验组是鼻部畸形皮肤,对照组是正常的额部扩张皮肤,根据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将二者筛选的靶基因取交集进行G0及KEGG分析,以及构建PPI网络,预测Hub基因。2.本部分研究纳入了96个患者的颅骨CT结果(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n=48;正常人对照,n=48)。分成 0 至 0.5 岁[0,0.5)、0.5 至 2 岁[0.5,2)、2至6岁[2,6)、6至18岁[6,18)和18岁以上[18,+∞)共五个组别。对于颅骨的测量学指标,我们采用Mimics软件来进行测量分析。3.分析及随访2012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手术后的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总结。4.对24名在本中心接受多次手术治疗且对鼻部形态满意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面部测量,数据测量采用MB Ruler 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 4个可疑位点,但是经sanger测序验证后并未得出阳性的结果。对mRNA表达谱的测定,鉴定出4691个差异表达的mRNAs;而对于LncRNA的测定,最终鉴定出269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将LncRNA靶基因预测的基因及差异的mRNAs取交集,共得到差异表达的基因487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381个,下调的基因有106个,通过Cytoscape软件计算出来10个Hub 基因,分别为 TTN、TNNI1、TNNT3、TPM2、TPM1、TPM3、MYH8、MYH3、TM0D3及MYL3,其中最有可能与畸形相关的是T0MD3基因,但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及功能实验来证明。***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中、后颅底较正常人长度增加。同时,蝶-枕软骨联合闭合较早,可能伴有蝶鞍向上移位。年龄亚组分析显示,颅底畸形大多始于2岁,主要影响鼻骨及后颅窝的发育。通过分析测量鼻咽和上呼吸道的径线,发现其发育过程并不影响患者的呼吸。3.本部分总共纳入了 33例患者,其平均手术年龄是8.79±5.59岁,平均随访时间是5.5年(5个月至10年)。对于轻度畸形的患者,如仅鼻尖凹陷、鼻背部皮肤赘皮或平坦而宽大的鼻背,采用局部皮瓣+硅胶或肋软骨作为支架的鼻整形术。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畸形的患者,由于累及多个鼻部亚单位而难以进行局部皮瓣修复,采用额部扩张皮瓣+硅胶或肋软骨鼻再造术。随访期间,28名患者(84.85%)对术后效果满意,4名患者(12.12%)对术后效果部分满意,1名患者(3.03%)对效果不满意。4.通过对面部数据的测量可以得出男性患者相比正常人的鼻额角明显较大,而女性患者的鼻面角相对较大。男性和女性患者相比的内眦-鼻宽指数、鼻深-鼻宽指数、鼻宽-鼻翼长度指数均有显著性地差异。采用前额扩张皮瓣鼻再造+肋软骨移植术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鼻尖-鼻长指数,更好地塑造鼻部长度及鼻翼的形态。结论通过对Tessier No.0面裂鼻畸形患者形态学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中后颅底长度的增加,同时,可能存在蝶枕软骨联合早期闭合及鞍部的移位情况。此外对于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以求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缺陷,患者的随访结果也都令人满意。通过面部测量的方法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该畸形特点并且进一步改善了手术方法。遗憾的是本研究未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