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SLC22A5基因
植入前诊断
单基因病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DNA拷贝数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摘要:
目的探讨1个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家系的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因"子代(先证者)基因检测发现SLC22A5基因变异、备二胎"就诊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1个PCD家系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定的《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判断先证者变异位点致病性。采用Sanger测序法对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父母的SLC22A5基因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并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方法,构建家系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体型,判断致病基因携带情况。先证者父母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受精后,对其活检的囊胚滋养层细胞进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WGA),并采用Sanger测序、二代测序(NGS)和SNP-array等技术,检测胚胎携带SLC22A5基因变异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情况,选取未检测到变异的胚胎进行移植。先证者母亲再次妊娠成功后,因反复阴道出血未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于分娩后采集新生儿血样验证PGT-M结果,并进行随访。本研究通过了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号:HNWCMC伦审2022年第[178]号)。结果本研究先证者SLC22A5基因c.338G>A和c.760C>T变异均被评为致病性变异。PCD先证者家系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SLC22A5基因c.338G>A和c.760C>T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亲与母亲。成功构建SLC22A5基因c.338G>A和c.760C>T变异位点的单体型。PGT-M结果提示,活检的8枚囊胚中,2枚囊胚WGA失败,其余6枚囊胚的CNV检测结果均为整倍体,其中2枚囊胚SLC22A5基因未检测到变异,3枚SLC22A5基因携带父源或母源单个杂合变异,1枚SLC22A5基因携带父源和母源复合杂合变异。结合胚胎形态学评分,顺利移植1枚CNV未见异常且未携带父源和母源SLC22A5基因变异的最优胚胎后,获宫内单胎妊娠,于38+3孕周活产一健康女婴,婴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CNV检测和SLC22A5基因c.338G>A和c.760C>T位点变异检测结果与PGT-M结果一致,均未见异常。结论PGT-M技术可帮助携带SLC22A5基因变异的夫妇获得健康子代,可有效阻断PCD单基因病在家系中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