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H4K20me2/3
山羊
ZGA
体细胞核移植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摘要:
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由卵母细胞(Oocyte)胞质对体细胞重编程(Reprogramming),获得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的一种方法,在干细胞生物学和治疗性克隆等方面有着巨大应用潜力,而克隆效率低下却极大的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在成熟卵母细胞质中,体细胞核重编程经历了早熟染色体浓缩(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卵母细胞活化、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等细胞事件,但是体细胞的部分表观遗传特性对重编程存在抗性,这些重编程障碍可能是哺乳动物克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异常的ZGA会阻碍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NT)胚胎发育,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参与此过程的调控。另外,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m RNA的选择性降解是ZGA的前提,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但是,组蛋白H4K20me2/3修饰在山羊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修饰模式以及是否作为重编程障碍阻碍NT胚胎发育尚不清楚。本文探究了H4K20me2/3修饰在山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动态模式,比较了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胚胎和NT胚胎ZGA期H4K20me2/3修饰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如下:
1.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H4K20me2/3的动态修饰
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效率的影响,对成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当LIF浓度是10 IU/m L时,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提高,为79.3%(P<0.05)。通过对减数分裂时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荧光强度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4K20me2/3在GV-MII期持续存在,均在AI期修饰水平最低(P<0.05),不同的是,H4K20me2高度富集在GV期(17.8±0.8),H4K20me3高度富集在MI期(45.9±2.0)和MII期(51.3±2.3,P>0.05)。这表明H4K20me2/3在卵母细胞成熟中存在着不同的动态修饰模式。
2.钙离子载体A23187对NT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
钙离子载体A23187能引发钙离子振荡,用以模拟受精过程,通过A23187刺激次数探究山羊NT最佳激活体系,结果显示,5μM的A23198一次处理的卵裂率达到40.8%,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处理一次和处理两次对卵裂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处理两次显著提高了裂解率(P<0.05),且PA胚胎的4-8细胞卵裂率显著高于NT胚胎(P<0.05)。
***胚胎ZGA期H4K20me2/3的异常修饰
对IVF胚胎、PA胚胎和NT胚胎进行H4K20me2/3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和荧光强度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IVF胚胎中,H4K20me2/3抗体荧光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的是,H4K20me2高度富集于2细胞期(4.7±0.5,P<0.05),H4K20me3高度富集于4细胞期(45.5±1.0,P<0.05),这表明H4K20me2/3富集在IVF胚胎的不同发育时期,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擦除现象;和IVF胚胎相比,NT胚胎和PA胚胎在4-8细胞期表现出异常的H4K20me2高修饰(P<0.05),初步表明H4K20me2可能是山羊NT胚胎重编程过程的表观遗传障碍;相比较于IVF胚胎和PA胚胎,NT胚胎在2-8细胞期表现出异常的H4K20me3低修饰(P<0.05),表明H4K20me3在山羊NT胚胎中修饰不足。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优化了卵母细胞IVM体系和NT胚胎激活体系,提高了卵母细胞IVM效率和NT胚胎IVC卵裂率;发现了H4K20me2/3在卵母细胞IVM过程中不同的动态修饰模式,以及在IVF胚胎ZGA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擦除现象;并发现了NT胚胎ZGA期H4K20me2的异常高修饰和H4K20me3的修饰不足现象,表明H4K20me2修饰可能是山羊NT胚胎重编程过程的表观遗传障碍,为提高NT效率和揭示重编程过程的表观遗传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