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
基因诊断
全外显子测序
遗传咨询
致病机制
耳聋遗传学诊断流程
摘要:
目的:遗传性耳聋一般分为非综合征型耳聋和综合征型耳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遗传方式一般常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随着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基因组认识的不断深入,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人群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本研究针对常规检测不明原因的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扩大耳聋基因检测范围,查找出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致病机制,为耳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为后续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其有婚育需求的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指导,减少遗传性耳聋家系再发耳聋的风险,为有效实现遗传性耳聋的出生缺陷的一、二、三级预防、降低遗传性耳聋发生风险提供帮助。方法:收集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遗传咨询,经知情同意后,采集耳聋患者及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10ml,进行DNA提取及耳聋基因位点检测。通过基因芯片和全外显子测序进行基因检测,对被检测到的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根据检测结果及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判定其致病性。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再次对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对该家系有生育需求的先证者夫妇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产前咨询、生育指导。结果:先证者(Ⅲ-3)及其丈夫(Ⅲ-4)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1、先证者:(1)检测出WFS1基因c.2051C>T突变,WFS1基因在第8外显子上2051位碱基由胞嘧啶(C)替换为了胸腺嘧啶(T),导致蛋白质水平上第684位的丙氨酸(A)错义突变为缬氨酸(V),导致Wolframin蛋白功能丧失,引起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重度耳聋。根据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WFS1基因突变评为可能致病。先证者母亲WFS1基因为野生型,先证者父亲由于病重,未进行基因检测,因此推测先证者的WFS1基因c.2051C>T突变不排除来自父亲或为新发突变。(2)检测出GJB2基因c.235del C杂合突变,该突变来源于先证者母亲(Ⅱ-5),同时对先证者母亲(Ⅱ-5)进行了基因芯片检测,检测出GJB2基因c.235del C/c.176-191del16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先证者母亲(Ⅱ-5)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重度耳聋,并对该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了验证。2、先证者丈夫(Ⅲ-4):(1)检测出SLC26A4基因IVS7-2A>G纯合突变,SLC26A4基因发生剪切点突变,距第8外显子起始2个碱基处的第7内含子的腺嘌呤(A)替换为了鸟嘌呤(G),导致不能正常剪接前体m RNA,从而影响了Pendrin蛋白的正常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重度耳聋。该突变分别来源于Ⅲ-4的父母。(2)检测出CCDC50基因c.654_655ins AA突变,CCDC50基因在第6外显子上654至655位碱基之间插入两个腺嘌呤(A),导致蛋白质水平上发生移码突变,第219号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突变为赖氨酸(K),导致内耳细胞信号转导的效应因子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中-重度耳聋。根据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CCDC50基因突变评为可能致病。该突变来源于Ⅲ-4的母亲。3、上述突变均经过Sanger测序和/或基因芯片验证,结果一致。结论:1、找到了先证者家系的一个可能的致聋基因WFS1基因,并针对该基因进行了遗传咨询。同时发现该家系中的致病基因较为复杂,存在着不同的致病机制,家系成员在婚育时要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2、对耳聋患者及家系在检测前、检测中以及检测后进行更加详细的遗传咨询十分重要。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详细的临床资料及家族病史,是基因诊断的依据和遗传咨询的基础。遗传咨询在耳聋遗传学诊断和临床干预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贯穿始终。3、建立完善的精准的耳聋基因诊断流程和策略,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可以提高耳聋致病基因的遗传学诊断效力。针对遗传性耳聋患者,当现有的已知基因已知位点的检测无法明确致病基因时,使用WES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遗传学诊断效率,有助于明确其耳聋致病原因和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