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产前诊断
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
拷贝数变异
微阵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69例VSD胎儿的遗传学检测及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2月69例(浙江省丽水妇幼保健院43例,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26例)VSD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结构异常分为单纯型VSD组(33例)和非单纯型VSD组(36例),并开展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先天性心脏病(CHD)候选基因,比较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并观察引产率及出生后的体格、心理发育及VSD自然闭合情况。结果69例VSD胎儿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0例,两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VSD组和非单纯VSD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临床意义不明拷贝数变异(VOUS)、良性CN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A进一步明确了3例核型结构异常片段的大小及精确位点,其中2例分别包含Wolf-Hirshhorn综合征和1q43-q44缺失综合征的关键区域。致病性CNV中有4例包含已知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分别为16p13.11微缺失综合征、Di George综合征、22q11.2远端缺失综合征、1p36缺失综合征。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7个CHD候选基因(CRKL、TBX1、DGCR6、PRDM16、SKI、MYH11、MAPK1)。非单纯型VSD组引产率高于单纯型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心外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幼儿1周岁,单纯型VSD组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高于非单纯型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幼儿体格发育落后3例,智力发育落后2例,两组体格、智力发育落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A技术可提高胎儿VSD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有利于CHD候选基因的初步筛选并阐明VSD的遗传学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