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条锈菌
喜马拉雅区域
有性生殖
毒性
自交群体
遗传学
摘要: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危害小麦安全生产的全球性病害。每年引起小麦产量约100万吨。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中国12个省份发生面积达165万公顷。在巴基斯坦,年均种植面积的70%(580万公顷)小麦受条锈病威胁,引起巨大产量损失,自1948年来,已报道了13个条锈病流行区域小麦产量损失。小麦条锈菌通过突变、基因导入、遗传漂移、无性或有性引起的遗传重组、寄主选择等途径完成毒性变异,产生许多新小种。毒性新小种能克服抗病基因,一些强致病小种在一些区域成为流行小种。例如中国的条中32号小种,同样地,在巴基斯坦流行频率较高的小种有574212、574232、474232、474233、574213和434232。其中优势小种574212的无毒/毒性谱为Yr5、Yr10、Yr15、Yr 41、Yr 43、Yr 46、Yr Tr1、Yr Tye/Yr1、Yr6、Yr7、Yr8、Yr9、Yr17、Yr42、Yr44、Yr45。开展该病原菌的遗传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位点或同一位点不同等位基因的互作。一个小种或群体中毒性位点纯合或杂合性以及显性或隐形表现可用于预测新毒性小种或基因出现概率。在转主寄主小檗(Berberis spp.)没有发现前小麦条锈菌被认为是以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小麦和杂草上完成其半循环生活史。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的发现有助于洞察条锈菌的生物学特性。喜马拉雅山脉区域的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是小麦条锈菌多样性分布中心,研究表明该区域引起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小麦条锈菌有性生殖过程的存在。为了明确巴基斯小檗是否感染小麦条锈菌,本研究于2016年调查了喜马拉雅区域小檗5个种和2个亚种并收集其种子,人工接种巴基斯坦流行小种(574212)的萌发的冬孢子,发现在这些小檗上产生了性子器和锈子器,锈孢子也可成功侵染小麦。该研究表明巴基斯的小檗种(亚种)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小麦条锈菌表现感病。全球所有小麦种植区小麦都受到小麦条锈病的严重威胁,其病原菌产生的新小种能克服小麦抗条锈基因。作为小麦条锈菌锈子器阶段寄主小檗的发现有助于利用经典遗传学研究条锈菌的遗传特征。本研究利用巴基斯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574212)人工接种采自喜马拉雅区域的感条锈小檗(***),通过有性自交后获得115个单夏孢子菌系。后代菌系对Yr5、Yr15、Yr24、Yr26、和Yr Tye表现纯合无毒,对Yr3、Yr6、Yr7、Yr8、Yr25、Yr27、Yr28、Yr43和Yr44表现纯合毒性,对Yr1、Yr2、Yr9、Yr17、Yr47、Yr A、Yr Sp、Yr Tr1、Yr Exp2和Yr10表现一定比例无毒性/毒性的分离。遗传学研究认为在小檗上形成的有性后代是F2代,异核的夏孢子是双倍体。采用卡方检测毒性表型和SSR标记分离比的拟合程度。发现病原菌毒性基因和小麦抗条锈基因存在复杂的互作,结果表明亲本菌株对第一组的4个无毒位点表现纯合无毒,对第二组的10个位点表现纯合有毒性,对第三组的10个位点表现杂合性。115个后代菌系表型出25个毒性类型,毒性类型1由42个菌株组成占36.5%,其在10个抗条锈单基因系材料上与亲本的毒性谱表现一致,然而其余24个毒性类型与亲本表现不一致。6个毒性类型(毒性类型2至7)共39个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较毒性相同,11个毒性类型(毒性类型8至18),表现毒性增强,然而7个毒性类型(毒性类型19至25)表现毒性减弱。结果表明单个菌株通过有性生殖产生了毒性复杂的多个小种,从个体的毒性/无毒性的表现来看,亲本和子代菌株对Yr1、Yr2、Yr9、Yr17、Yr47和Yr A表现纯合毒性,而对Yr Sp、Yr Tr1、Yr Exp2和Yr10表型纯合无毒,表明亲本菌株对前者表现纯合毒性,对后者表现纯合无毒。观察到对Yr1、Yr2、Yr9、Yr17、Yr27和Yr A表现毒性分离,对Yr Sp、Yr Tr1、Yr Exp2和Yr10表现无毒性分离。从14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10个标记对亲本和子代表现共显性。发现该标记对无毒/毒性表现不同的分离比,115个后代中对Yr Sp、Yr Tr1、Yr Exp2和Yr10表现无毒,其无毒/毒性的比例为1:3,表明亲本受一对无毒显性基因控制,对Yr1和Yr9表现毒性,其无毒/毒性比例为1:15,表明该两个位点受到两对隐形基因控制。对Yr2、Yr17、Yr47和Yr A表现毒性,其无毒/毒性比例为3:13,表明无毒性受到1对隐形基因和1对显性基因控制。基于子代群体和MLGs发现纯合标记位点数量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表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