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卵形疟原虫
抗性基因
微卫星标记
选择性清除
药物选择压
摘要:
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是主要的人体疟原虫之一,主要流行于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1992年Stevens对其进行了系统描述,因为镜检鉴别困难导致卵形疟原虫感染率被低估,其较轻的临床症状也使其受到的关注度较少。我国目前无本地感染卵形疟原虫病例报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务输出和跨国贸易及旅游愈来愈多,输入性卵形疟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主要感染来源地为非洲,因此对非洲输入性卵形疟原虫的研究尤为重要。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全球多地区报道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药性虫株,卵形疟原虫与其共享相同的媒介与宿主,很可能受到了同样的药物选择压力。目前对抗药性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体内药效试验、体外药敏实验及抗性分子标记检测。由于卵形疟原虫临床病例少见,体外培养体系尚未建立,抗性分子标记的检测成为了对卵形疟原虫抗药性监测最适用方法。本研究以168份非洲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样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已在其他人体疟原虫种中被证实的4个抗药性基因,对卵形疟原虫进行这4个抗性基因的多态性及药物选择压力分析,针对可能存在药物选择压力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微卫星标记分析验证,并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研究卵形疟原虫抗药性监测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卵形疟原虫药物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收集江苏省2012-2016年输入性卵形疟患者血样,对卵形疟原虫K13,crt,cytb,dhfr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应用BioEdit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比对,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序列的突变情况,用DnaSP软件分析序列多态性及进行中性检验,应用MEGA软件中的Nei-Gojobori法(Jukes-Cantor校对)计算非同义碱基替代率(d)和同义碱基替代率(d),并基于邻接法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4个药物抗性相关基因除dhfr基因外,多态性水平均较低。卵形疟原虫K13基因仅含有2个同义突变。卵形疟原虫crt基因柯氏亚种含有E34G,L43V突变各一例,沃氏亚种含有2例E34G突变,1例I102M,1例V111F突变,crt基因未受到正向选择。卵形疟原虫cytb基因柯氏亚种和沃氏亚种都存在R66K,R75K,R95K突变,但突变率均较低,未受到正向选择。卵形疟原虫dhfr基因柯氏亚种发现S58R和S113B/T突变,且突变率相对较高,分别达52.17%和17.39%,d/d为2.42,可能受到正向选择;沃氏亚种含有S58R,T62R,S113T,S113N和I169T突变,但突变率均较低。二、卵形疟原虫药物抗性分子标记dhfr基因侧翼微卫星多态性研究卵形疟原虫药物抗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卵形疟原虫dhfr基因柯氏亚种突变率相对较高,可能受到正向选择。为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药物选择压力,我们对dhfr基因侧翼的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分析,利用GenAlEx软件计算每个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并检验He值有无统计学差异,判定是否存在选择性清除。并应用Structure软件分析卵形疟原虫遗传结构,为进一步探讨卵形疟原虫抗性虫株的起源与传播提供基础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卵形疟原虫五个微卫星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个数Na为7.2。对来源不同的样本的5个微卫星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均值进行分析,非洲南部为0.619±0.041,非洲西部为0.678±0.036,非洲中部为0.636±0.054,三个地区He值统计学差异为P=0.092>0.05,未发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对输入来源比较多的三个国家的样本的期望杂合度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安哥拉为0.612±0.038,尼日利亚为0.658±0.033,赤道几内亚为0.598±0.061,三个国家He值统计学差异为P=0.131>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以dhfr基因的氨基酸第58位和氨基酸第113位处的突变进行分类,S58R突变株5个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均值为0.575±0.069,S58R野生株为0.682±0.045,两者统计学差异P=0.011(P<0.05);S113B/T突变株5个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均值为0.511±0.074,S113B/T野生株为0.661±0.060,两者统计学差异P=0.001(P<0.05),野生株期望杂合度高于突变株,提示dhfr基因存在选择性清除,可能受到了药物选择压力。卵形疟原虫遗传结构分析显示,dhfr基因存在7个单体型,有3个属于优势单体型,非洲南部,非洲西部与非洲中部具有共同单体型。非洲南部,西部,中部卵形疟原虫虫株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不同,西部与中部的分化系数Fst最大为0.03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之间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遗传分化系数最大,Fst为0.04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58R突变株与野生株遗传分化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