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高通量目标区域测序
致病基因
SSH1
免疫组化
摘要:
研究背景汗孔角化病(Porokeratosis,PK)是一组罕见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角质形成细胞克隆异常性皮肤病。该病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遗传因素、机体免疫抑制、日光暴露等多项因素均可参与疾病的发生。各亚型PK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皮肤中央沟内的角化不全柱。根据临床特征如皮损的数量、大小、形态等以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对PK进行分类。临床上可分为多个临床亚型,其中经典分型包括至少6个临床亚型:经典型Mibelli型(PM)、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DSP),播散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线状汗孔角化症(LP),掌跖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PPPD),点状汗孔角化症(PP)。除此之外,尚有10余种较少见临床亚型被报道,既往研究发现PK患者除了临床特点的异质性外,遗传学也存在异质性。截止目前共发现至少7个连锁区域基因位点(12q23.2-24.1,15q25.1-26.1,18p11.3,1p31.3-p31.1,16q24.1-24.3,12q24.1-24.2)及 7 个致病基因(SSH1、SART3、SLC17A9及甲羟戊酸代谢通路相关4个基因(MVK,PMVK,MVD,FDPS)与PK发病密切相关。PK基因型和表型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既往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1.既往文献报道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只能解释部分PK病例发病原因:1)MVK可解释29%(25/87)PK家系患者及20%(13/65)散发患者;2)2015年zhang等报道MVK,PMVK,MVD,FDPS基因以来,上述4个基因可以解释96%家系PK患者及67%散发PK患者。2.甲羟戊酸代谢通路上其他基因与PK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自2012年MVK被报道与PK发病相关以来,已发现该通路上4个基因与PK发病相关。该通路共有12个相关基因,是否都与PK发病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遗传异质性强,致病基因较多,Sanger测序方法检测存在多种弊端。***1,SART3,SLC1 7A9既往报道与PK相关,但存在质疑:2004年自SSH1、SART3被报道与PK相关以来,多个团队对该基因进行检查,但未发现致病突变。国外学者认为SSH1可能并不是DSAP致病基因,截止2015年国内认为只有MVK是DSAP的致病基因。SSH1,SART3,SLC1 7A9与PK的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背景开展本项研究,通过本项研究以期解决以下问题:1.总结上述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发现其致病变异,并总结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关系;2.验证甲羟戊酸代谢通路上其他基因是否与PK发病相关;3.进一步验证SSH1,SART3,SLC1 7A9基因与PK之间的关联性。第一部分140例汗孔角化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1.研究目的:通过对PK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临床亚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认识PK。同时通过临床特点总结,以期发现其与基因型之间相关性。2.研究方法:总结2003年-2017年我院收集的140例(64个家系及76个散发PK患者)PK患者临床资料,调取其临床登记信息如性别、年龄、发病年龄、临床亚型等信息,对上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3.研究结果:140例先证者中,男性87例,女性53例,男女比例为1.64:1。发病年龄从出生至76岁,平均发病年龄31.2岁。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之前,40岁之后发病人群逐渐减少。140例先证者分为以下7个亚型:112例DSAP/DSP患者,9例PM,7例大斑块型(PPt),4例线性(LP),5例角化过度型(HPM)及3例生殖器受累患者(Genital PK)(其中1例合并DSP)。DSAP/DSP发病年龄跨度最大,从出生-76岁;PM型多于出生时即发病;PPt发病年龄较晚,平均发病年龄31岁;局限于生殖器部位的2例患者均于50岁以后发病。4.研究结论:从上述临床特征分析,PK患者男性患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64:1;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出生至60岁以上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病期位于出生起至40岁之间,青春期发病率较高。PK临床亚型以DSAP\DSP患者最多,约为总患者数量的80%。且不同的临床亚型与发病年龄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第二部分采用高通量目标区域测序对140例汗孔角化症进行遗传学分析1.研究目的:1)发现与PK相关的致病基因或新的致病变异;2)验证甲羟戊酸代谢通路上12个基因是否均参与了 PK的发生3)验证既往报道的3个基因(SSH1,SART3,SLC1 7A9)是否为PK的致病基因;4)通过本项研究结果发现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对比,发现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关联性。2.研究对象:选取自2003年-2017年本院收集的PK患者共140例(64个家系及76个散发PK患者),无亲缘关系、且不患该病的正常对照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