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湖北钉螺
有螺环境
微卫星
种群遗传学
遗传进化模式
摘要:
目的: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分布广泛,且不同环境类型会导致其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近年来,我国现有有螺环境众多,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数日益增加,钉螺面积不断扩大,为血吸虫病传播与扩散提供了潜在可能。因此,本研究采用微卫星荧光标记方法,对新发现、复现和现有有螺环境中的钉螺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比较不同环境中钉螺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进一步结合近似贝叶斯计算方法,探索2014~2017年新发现有螺环境中钉螺的历史迁移路径,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钉螺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于2015年从现有有螺环境(安徽石台,简写为ST)、复现有螺环境(江苏横塘,简写为HT)和新发现有螺环境(江苏太仓,简写为TC)采集钉螺样本,提取钉螺DNA。应用9对微卫星荧光标志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外送检测确定各位点等位基因;再采用 GenAIEx、Structure、BOTTLENECK、NeEstimator 和 GeneClass 等软件分析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不同环境中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亚群结构、瓶颈效应、有效种群大小以及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等。2.对新发现有螺环境所在地区(TC)连续4年(2014~2017年)调查采集的钉螺标本进行DNA提取。用9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结合2015年样本数据,采用GenAIEx、NeEstimator、Structure、MEGA 和 DIYABC 等软件,分析钉螺的历史迁移路径和祖先来源。结果:1.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9个微卫星位点在三个钉螺种群中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基因和74.839个有效等位基因,范围分别是12(T6-17)~35(T4-25)和5.420(T4-22)~11.354(T4-25),表明各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态性。连锁不平衡检验结果表明,成对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各位点独立遗传。2.三个不同有螺环境的钉螺种群遗传学分析(1)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ST、HT和TC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333、9.444和5.444,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028、3.392和2.553,可见ST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远高于HT和TC种群;(2)种群内的亚群结构:HT和ST种群均可以分为2个亚群,而TC种群可以分为3个亚群,说明种群内均存在遗传变异;(3)瓶颈效应:在IAM模型下,ST种群表现出显著的杂合子过剩现象(P=0.00488),提示该种群近期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在TPM模型下,HT种群表现出显著的杂合子缺失现象(P=0.00977),提示该种群近期可能出现了群体扩张倾向;在IAM和TPM模型下,TC种群既没有检测到瓶颈效应(P>0.05),也没有检测到扩张趋势(P>0.05);(4)有效种群大小:基于杂合子过剩法,NeEstimator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群体的有效种群大小均为无穷大;基于连锁不平衡方法,NeEstimator软件和LDNe软件分析结果一致,均表明TC种群(NeEst:infinite;LDNe:-78.0)的有效种群大小是最大的,其次是 ST 种群(NeEst:179.9;LDNe:284.9),HT 种群(NeEst:17.2;LDNe:46.1)最小;(5)种群间遗传分化:按其地理来源分为3个亚群,且种群间无基因流。3.新发现有螺环境中2014~2017年的钉螺遗传进化分析(1)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2014~2017年钉螺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33、4.556、4.889 和 3.667,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2.568、2.682、2.654 和 2.172;(2)有效种群大小:基于杂合子过剩法,NeEstimator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四个群体的有效种群大小均为无穷大;基于连锁不平衡方法,NeEstimator软件和LDNe软件分析结果一致,均表明2015年钉螺种群(NeEst:>5000;LDNe:-268.1)的有效种群大小是最大的,而其余三年相差不大,有效种群大小都在50左右;(3)种群间遗传分化:2014年钉螺被分为一个亚群,2015~2017年所有钉螺被分为另一个亚群;(4)溯祖研究:通过第一轮五组场景比较,选出5个最佳场景,即场景5、12、24、31和33,并将其组成第六组进行第二轮场景比较,发现后验概率最高的是场景24,其后验概率及其置信区间是0.5345(0.5210,0.5480)。因此,场景24最有可能是本研究中四个钉螺种群进化模型,即2014年钉螺种群迁移到新地区,形成了 2015年钉螺种群;之后,2015年钉螺种群发生了迁移和扩散,分别形成了 2016年和2017年钉螺种群。结论:1.三个有螺环境的钉螺的种群遗传学分析:1)现有有螺环境(ST)的钉螺种群虽然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目前已检测到瓶颈效应,且种群进化潜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