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肾细胞癌
ELOC突变肾细胞癌
VHL基因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肿瘤
摘要:
目的分析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特殊类型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到2022年6月具有透明细胞形态、弥漫表达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及表达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78例,包括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50例、10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肿瘤(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tumor,CCPRCT)及诊断不明确的肾肿瘤18例;18例病例进一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到无3p缺失的肾细胞癌11例,采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方法,对11例诊断不明的病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此类病例的遗传学特征。对该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11例患者中7名男性,4名女性;9例60岁以下,2例60岁以上;左肾3例,右肾8例。11例患者均无明显症状,为体检偶然发现肾脏占位。11例患者均获得影像学资料,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均表现肾脏见一不规则团块状实性占位,肿瘤与正常肾组织界限清楚,患者行肾脏部分/全切除术。多数患者预后较好,随访时间1~84月,2例患者失访,有随访数据者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对照组cc RCC 50例、CCPRCT 10例,其中男性35例(58.3%),女性25例(41.7%);60岁以下20例(33.3%),60岁以上40例(66.7%);肿瘤位于左侧17例(28.3%),肿瘤位于右侧43例(71.7%)。3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29例患者腰部不适就诊。60例患者均行肾脏部分/全切除术,随访50例,10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3~61月,46例患者无复发及转移,4例患者发生转移或扩散。
2.11例肿瘤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9例有完整的包膜,2例有部分包膜,肿物呈膨胀式生长,未侵及周围组织。肿物大小不一,直径为1.5~5.2 cm,8例肿瘤直径≤4cm,3例肿瘤直径>4cm,肿物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切面呈灰黄灰红实性,其中6例局部呈囊性,3例可见局部出血,2例可见纤维化。cc RCC组42例肿瘤与周围正常肾组织界限清楚,8例肿瘤与周围界限不清,其中2例侵及肾盂肾窦及肾周脂肪组织,均呈膨胀性生长。CCPRCT组肿瘤呈推挤式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见薄的纤维性假包膜,2例肿瘤无包膜。
3.11例肿瘤之间均存在粗大的纤维肌束分隔,肿瘤细胞呈腺泡状(11例)、结节状(4例)、管状(11例)、乳头状(8例)排列。9例肿瘤伴有出血及囊性变,3例患者肿瘤细胞成分少,2例患者肿瘤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2例肿瘤间质有黏液样变,1例肿瘤组织可见色素沉着,肿瘤间纤维组织玻璃样变有2例。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透亮,胞浆含有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其中1例肿瘤细胞围绕嗜酸性胞浆排列,周围胞质透亮。10例核仁不明显,其中1例核仁明显。cc RCC组肿瘤排列成巢状、腺泡状、管状,细胞核小、较一致,大部分病例细胞胞浆透明(53例),部分病例可见核仁(13例),有2例患者可见核偏位的横纹肌样细胞,可见瘤巨细胞,并可见大片坏死。间质有纤细的纤维血管分隔(60例),大部分病例可见出血及囊性变(32例)。CCPRCT组表现为管状、乳头状(10例)、腺泡状(4例)、囊状排列(4例),部分乳头粗钝,有些病例乳头纤细或局部分支,肿瘤细胞小到中等大小,柱状或立方形,胞浆透明,细胞核远离基底朝向腔面,可见胆固醇裂隙、泡沫细胞聚集(2例),局灶间质为平滑肌样(3例)。
4.11例免疫组化CAⅨ弥漫“盒状”阳性(完整膜阳性),CK7、CD10阳性强弱不一,34βE12及P504S表达不一。cc RCC组免疫组化CAⅨ弥漫“盒状”阳性,CD10阳性不等,CK7阴性或局灶阳性,34βE12及P504S表达不一;CCPRCT组免疫组化CAⅨ弥漫“杯状”阳性,CD10阴性或局灶阳性,CK7阳性不等,34βE12及P504S表达不一。
***检测结果显示11例均未见3p缺失。
***结果显示11例中2例患者发生ELOC突变,例7发现ELOC c.236_237inv(p.Y79C)突变,例8为ELOC c.235T>A(p.Y79N)突变,2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转移或复发。在9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例1存在ABCA13、VHL、A1CF及GIGYF2突变,例2出现GIGY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