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事业 新闻传播学 温故知新 学术大师 人才培养 新闻与传播学 面向未来 大变局
摘要: 清华迎来了110周年华诞,清华新闻与传播学科正努力在温史中守正求新,科学处理坚持与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以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清华在历史上有多位学术大师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新闻传播学 品牌专业 文化创意产业 研究生导师 广告学专业 影视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 樊传果(1966-),男,江苏省丰县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三级)、研究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广告研究所所长;国家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广告学专业负责人与带头人;新闻传播学-级学科硕士点及艺术设计专硕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 新闻美学 媒体融合 传播效果 传播主体 新闻学 接受主体 审美传播 传播学
摘要: 为什么优秀的新闻作品总能打动人?为什么有的新闻作品能够成为经典长久流传?为什么一些“重大报道”花了很大的力气传播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背后的深层机理、学理是什么?这与传播主体、接受主体和报道文本对“美”的认识以及如何“审美”有关——那些实现了“审美传播”的报道,就能“打动人”,就可能成为经典而长久流传。反之,传播效果可能就比较差——所以,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进一步从新闻学“深层机理”的角度来讨论,这就是“新闻美学”的问题,新闻美学是从新闻学、传播学与美学、哲学交叉处生长出来的一门科学。在当下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讨论新闻美学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关键词: 《阿Q正传》 东方文学 现代文学作品 文化空缺 域外传播 西方视角 传播受众 翻译策略
摘要: 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似乎"没有哪个作家或作品能与鲁迅和他的《阿Q正传》一比高低的。"(1)当然这种评语较为主观,却无疑是从西方视角对东方文学的欣赏和告白,《阿Q正传》在法语世界传播了近一个世纪,是法译本最多的现代文学作品之一,其东西文学之间的"文化空缺""差异性",在传播受众核心思想影响下,经译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逐渐为西方读者接受和认同,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国心性论 心传天下 《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
摘要: 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了谢清果教授的新作——《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该书从自我传播(内向传播)的角度观照中国儒释道心性论,揭示儒释道自我传播的智慧及其运作方式。本书在与西方传播理论对话中揭示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特色——心传天下,这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关键,而这一本土化理论的建构对当前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该书是一部亟具时代价值的本土传播理论专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哈贝马斯 交往理论 传播学
摘要: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当代传播关系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后来研究者在“人人都有权参与传播”的理想传播环境下依据交往理性原则进行语言表达和媒介使用的接近权找到了理论层面上的基点,但是哈贝马斯的理论缺乏客观性和具体性,并且其观点在历史辩证法方面存在着不足。文章以马克思传播思想中的交往思想为基点,对哈贝马斯的立场和观点上的唯心主义缺陷进行了评析,分析了马克思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数字科学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更高的价值层面对传播学学科领域提供理论指导提供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中国 文集
ISBN: (纸本)9787522500164
摘要: 《华夏传播研究》是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发起,是以探讨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旨趣,致力于建构有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以建构“华夏传播学”为根本目标。本书是2020年的第二辑,也是整个系列的第六辑,将继续推出华夏传播思想研究,华夏传播史,华夏传播艺术、华夏传播研究动态等栏目,大约有《“易经”符号哲学审美思维中的传播物语认知》《传承与嬗变:中华文明螺旋式上升的崛起之路-一种新进化论视角下的文明发展观》《子不语怪力乱神-交流观的招魂术视角与民国报刊中的“心灵交通”研究》等论文。对相关学术研究,有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 古典哲学 中国 东汉时代 《论衡》 传播学 研究
ISBN: (纸本)9787510886072
摘要: 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从《论衡》中深挖王充思想中的传播环境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内容论、传播介质论以及传播效果论。在学术回溯层面,从王充所处时代的经学文化发展走向为切入点,进而阐释王充的传播观念对两汉经学的接受与背离。对于汉代经学的研究以及深入挖掘《论衡》中所包含的传播学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对经学语境中王充思想进行传播学诠释,分析其思想的当代传播价值,使传统文化思想在新形势下保持并发扬优势。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ISBN: (纸本)9787516658536
摘要: “敌意媒介效果”聚焦于受众对媒介偏见的感知问题,发现在中立派受众看来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在非中立的受众看来却隐含着偏见,尤其是观点对立的双方主观地认为媒介报道对自己不利,站在与自己有“敌意”的立场上。本书以敌意媒介效果为研究主题,从受众对争议性新闻的感知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结合受众对媒介报道立场、报道影响的感知分析,试图讨论受众的敌意媒介效果,以及在这种感知对受众意见表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敌意媒介效果的可行性建议。本书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马萍的学术研究成果,得到了郭庆光等老师的指导,内容文笔流畅、条理清晰,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 电视剧 中外关系 传播学 研究
ISBN: (纸本)9787565729294
摘要: 对于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全球本土化”问题研究,本书从历史、产业、全球三个维度来呈现:历史的纵向维度考察现实状况的起因和衍化,探究问题的形成和缘由;产业维度则横向地、全方位地剖析现行的产业体制和产业政策,努力形成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分析;全球维度则试图建立起比较的分析框架,在国际视野中前瞻性地思考中国电视剧的自身发展、对外传播和全球影响的问题。本书内容系统,覆盖了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历史、产业、全球三个维度,甄选出大量案例,展开细致的分析,提出移植剧、合拍剧铺就了我国电视剧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基础、我国类型剧的兴起是全球本土化进程在内容生产中的体现。目前有关我国电视剧海外推广的研究尚无专著出现,本书开创性地以全球本土化理论视角对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整体状况进行历时性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