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近代基督教堂
传播学
传播媒介
营造
比较分析
地方性
适应性
包容性
摘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基督教第四次传入我国,并在全国城乡建造了大量的教堂,其影响力深度与广度远超前三次。一般认为,风格迥异的基督教堂与本土建筑之间似乎没有联系。本文则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教堂的营造本体和过程,发现中国近代基督教堂营造与西方基督教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但与本土建筑营造之间有一定的同一性——即地方性,并以武汉为例作论证。从传播学上看,殖民传播属于一种非对等跨文化传播方式,作为传播媒介(传教士)的角色先天缺陷,导致原本属于弱者的受者(本土工匠)却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性,表现出地方性特征,而这种特征自始就客观存在,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适应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