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本源概念
中国国防白皮书
传播学
翻译模式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期向中外媒体发布中国国防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国防信息,以增强国际互信和合作,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年国防白皮书分为专题型和综合型,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本研究以2010年——2019年中英《2010年中国的国防》、2013年《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为语料,建立汉英本源概念双语平行数据库。国防白皮书翻译实际上是对外传播国防信息,而本源概念的处理是翻译难点。因此本研究结合传播模式与翻译,主要围绕传播者、受众、传播效果、翻译策略这几个角度对国防白皮书中本源概念的英译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国防白皮书中的本源概念可分为哪几类;(2)传播学视角下国防白皮书的本源概念翻译具有哪些特征;(3)传播学视角下国防白皮书中的本源概念呈现何种英译模式,原因为何。本研究采取数据分析和个案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以下发现:(1)这四本白皮书中含有592条本源概念,可分成五类:军事类(289条)、政治类(153条)、语言类(85条)、地理类(45条)、经济类(20条)。(2)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国防白皮书中本源概念的英译具有军事性、政治性、简洁性、针对性、准确性等特征。(3)从信息处理方式看,翻译策略总体呈现出直译>合译>意译>换译>音译>省译的模式(“>”意思是多于);针对不同的本源概念,其英译模式也有一定差异;这是由于军事文本具有特殊性,因此译者多采用直译或以直译为主的合译,几乎不省译,以忠实表达源语,但是国防白皮书中本源概念分类不同,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译者还针对性采用了意译、换译、音译对传播中对信息冗余和噪音进行了适当处理,以使目标读者能理解核心信息,达到传播国防信息、自塑中国形象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外传播国防白皮书中的本源概念,传播者应为熟知中外文化背景、翻译能力俱佳的中外译者,基于目标读者和传播积极客观的中国形象为目的,借鉴一定的英译模式,合理处理噪音和冗余,最后及时归纳反馈。研究还发现国防白皮书中本源概念整体逐年增加,英译不断改善,这对于自塑中国形象,维护我国语言安全,增强我国军事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