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戏剧
媒介
实体空间
社会组织
舞台道具
摘要:
抗战宣传离不开媒介,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东南地区戏剧运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传播媒介的变革更新了其对文化资源介入的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宣传主体利用的媒介出发,思考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载体,对抗战宣传起到了怎样的推动意义。首先,中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动荡时局下关注到民众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戏剧人的思想观念同样发生转变,他们开始意识到戏剧宣传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应该将其开展到内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戏剧下乡运动得以推动。从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定义的媒介出发,作者对东南下乡流动演剧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分析演剧团体的内部成员职位安排及舞台道具的改造与更新。通过文本分析法,获知东南地区流动剧运中演剧场所发生了转移,以及实体空间同样具备信息与意义交流功能,以其具有媒介属性为角度,尝试分析空间的变化对抗战宣传产生的意义,以及对民众日常生活、文化教育、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最后,由于演剧环境简陋、舞台道具装置简易、剧团成员数量精简,以及目标受众群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等原因,戏剧创作者为了更好地适应下乡流动演剧中这些变化,在剧本形式与内容的创作上同样做出了相应地改变。戏剧这一媒介是抗战时期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社会关系演进的重要标识,将其看作是一种既影响又响应文化与革命的力量,可以更清晰地考察战时东南地区的戏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