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筑负空间
空间设计
场所精神
建筑设计方法
摘要:
建筑师不断追求新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但是目前主流的建筑设计手法仍从建筑实体正空间出发,占据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建筑实体便不断压缩城市空间,使得人们生活环境日渐拥挤。平衡城市空间的利用,将设计融合于自然,优化人的生活体验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建筑设计正呼唤新的视角,在以建筑实体主导的方式之间加以中和。因此本文提倡以建筑负空间来主导建筑设计,“退让”建筑实体所占据的空间,以期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明确提出了建筑负空间的概念,并与其它空间概念进行了辨析。正-负空间是平面设计中正-负形概念的衍化,在思想上都来源于类似阴-阳,虚-实的二元对立统一思想;本文据此总结了正空间与负空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炼出建筑负空间所具备的空间属性和场所精神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成建筑负空间的操作手法,类比于力的三要素,从负空间产生的程度、空间延展方向和在建筑整体中的位置三个角度讨论其空间作用。然后,针对上述操作手法产生的建筑负空间结合人的行为和情感,以及结合自然元素、文化元素和城市肌理所产生的场所精神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建立了建筑负空间营造场所精神的手段。大量案例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负空间操作手法和营造场所精神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空间操作手法和场所精神营造手段最终形成了以负空间为主导的建筑设计策略。最后,运用所建立的设计策略,对某大型城市新建图书馆进行试设计,印证了其独特的效果。本文提出以负空间为主导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为当前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为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建筑师参考和使用。